眾安康集團版權所有@眾安康后勤集團有限公司 / 粵ICP備14004217號 /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深二分
【重磅】衛健委發文 聚焦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附:政策解讀)
瀏覽量
【摘要】:
【重磅】衛健委發文 聚焦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附:政策解讀)
集團研究所根據網絡資料整理 薦讀人 趙向標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記者 申珅)近期,國家衛健委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8號)和《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9號)。27日,國家衛健委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老年護理工作有關情況。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呈現龐大而剛性的需求。一方面,目前國內尚沒有結合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疾病健康狀況進行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分級評估標準,需要盡快制定相應評估標準,指導各地開展相關評估工作,從而按需分類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另一方面,目前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缺乏規范的培訓?!蛾P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的發布,主要聚焦4000萬失能老年人迫切的醫療護理需求,明確了涵蓋老年人能力情況和常見疾病罹患情況的護理需求評估標準,指導各地相關醫療機構按照評估標準有效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并據此按需分類提供老年護理服務。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包括適用范圍、評估對象、評估標準、需求等級、評估機構和人員、評估要求。二是明確要規范提供老年護理服務。包括服務機構和人員、服務類型和內容。三是明確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增加有效供給、加強人員培訓、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支付保障。四是提出有關要求。包括加強組織領導、鼓勵先行先試、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總結評估。
醫療護理員是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的有益補充,《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主要指導各地按照《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加快培養醫療護理員,提升從業技能,提高服務質量,擴大社會就業崗位?!锻ㄖ芬笠幏堕_展醫療護理員培訓,加強醫療護理員的規范管理,提出加強組織實施、明確部門分工、及時總結評估等有關要求。
“充分發揮中國老年護理聯盟、行業學會、科研院所、相關醫療機構等的作用,通過開展培訓、加強指導、跟蹤評估以及典型示范帶動等,落實好老年護理相關政策和工作,切實惠及老年群體?!苯寡泡x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老年護理工作力度,出臺加強老年護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規范老年護理服務行為??偨Y‘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通過家庭病床、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失能老人、高齡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適宜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充分發揮中國老年護理聯盟、行業學會、科研院所、相關醫療機構等的作用,通過開展培訓、加強指導、跟蹤評估以及典型示范帶動等,落實好老年護理相關政策和工作,切實惠及老年群體?!苯寡泡x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老年護理工作力度,出臺加強老年護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規范老年護理服務行為??偨Y‘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通過家庭病床、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失能老人、高齡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適宜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年第22場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我們繼續按照今年發布會的主線“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進行。今天的發布會是雙主題發布會,第一個主題我們將聚焦老年護理相關工作。老年群體的健康關系到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是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客觀要求。同時我們今天的發布會還將介紹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2018年)有關情況。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健康素養水平要達到20%,到2030年要達到30%的目標。為了解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自2012年起,我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居民健康素養監測體系,連續開展了全國健康素養監測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2018年健康素養監測分析工作。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相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我國老年護理,以及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2018年)具體情況,并且回答大家的問題。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焦雅輝 :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近期,我委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8號)和《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9號)。
一、文件制定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對建立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健康老齡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出明確要求。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呈現龐大而剛性的需求。
一方面,目前國內尚沒有結合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疾病健康狀況進行失能老年人護理需求分級評估標準,需要盡快制定相應評估標準,指導各地開展相關評估工作,從而按需分類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另一方面,目前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缺乏規范的培訓。雖然在2015年職業分類大典中有醫療護理員這類工種,但全國尚無規范培養醫療護理員的相關政策,亟待制定出臺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和規范管理的相關政策,指導各地加快培養醫療護理員,擴大失能老年人護理服務從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聚焦老年患者特別是失能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2018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國內外老年護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老年人群常見疾病特點、護理需求和臨床護理實踐等,我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制定了《關于加強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以及《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的通知》。經過充分討論,吸納地方經驗做法,參考借鑒國際標準,多次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完善,印發了上述兩個文件。
二、文件主要內容
(一)《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
該文件主要聚焦4000萬失能老年人迫切的醫療護理需求,明確了涵蓋老年人能力情況和常見疾病罹患情況的護理需求評估標準,指導各地相關醫療機構按照評估標準有效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并據此按需分類提供老年護理服務。
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包括適用范圍、評估對象、評估標準、需求等級、評估機構和人員、評估要求。二是明確要規范提供老年護理服務。包括服務機構和人員、服務類型和內容。三是明確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增加有效供給、加強人員培訓、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支付保障。四是提出有關要求。包括加強組織領導、鼓勵先行先試、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總結評估。
(二)《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醫療護理員是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的有益補充,該文件主要指導各地按照《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加快培養醫療護理員,提升從業技能,提高服務質量,擴大社會就業崗位。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要規范開展醫療護理員培訓。包括醫療護理員定義、培訓對象及條件、培訓管理。二是加強醫療護理員的規范管理。包括規范聘用、明確職責和加強管理。三是提出有關要求。包括加強組織實施、明確部門分工、及時總結評估。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指導各地結合實際貫徹實施好上述兩個文件,充分發揮中國老年護理聯盟、行業學會、科研院所、相關醫療機構等的作用,通過開展培訓、加強指導、跟蹤評估以及典型示范帶動等,落實好老年護理相關政策和工作,切實惠及老年群體。
同時,進一步加大老年護理工作力度,出臺加強老年護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規范老年護理服務行為??偨Y“互聯網+護理服務” 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通過家庭病床、簽約服務等形式,為失能老人、高齡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適宜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 劉宏健: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上午好。2016年6月,《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的印發,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地位,并選取十五個城市作為試點地區開展試點。作為一項新的社會保障制度,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一大創新就是從制度設計階段起就十分重視商業保險的作用,明確要“積極發揮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各類社會力量的作用,提高經辦管理服務能力”。
銀保監會積極鼓勵和引導商業保險公司發揮服務網點眾多、服務團隊專業、信息系統完備等優勢做好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服務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保險公司的經辦服務既減輕了政府負擔,提升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運行效率和質量,也為參保群眾提供方便高效的護理服務,減輕患者家庭沉重的精神壓力和事務性負擔。
15個試點城市中有13個由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經辦,此外還有數十個積極嘗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索的非試點地區,絕大多數項目也是由保險公司經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商業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項目約35項,覆蓋人數約4600多萬,長期護理保險基金規模約47億元。
護理需求評估標準用于評定參保人的失能等級、是否符合相應等級的支付條件,評定標準的統一,不僅有利于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發展方向的統一,更有利于量化保障成本、確定保障范圍和程度,同時對于商業補充保險框架的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平臺的建設都將起到關鍵作用。建立統一的護理狀態評定標準意義重大,勢在必行。
今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制定了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標準,并多次征求我會意見,同時通過我會征求了保險行業的意見。我們認為,此次標準的制定,具有專業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為保險公司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中護理需求評估的參考標準,也可作為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中有關失能認定和護理服務提供、護理費用支付的基礎標準,保險公司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多樣性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
建立統一程度高、層次清晰的長期護理需求評估國家標準體系,是長期護理保險得以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此次評估標準的發布,能夠進一步增強資源的合理利用,切實提升制度效用,必將對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以及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秦凈: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余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近年來,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城市老齡化的護理服務需求,上海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驅動并重,不斷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強化隊伍建設,老年護理服務能力與水平穩步提升。
一、持續增加老年護理資源供給,老年護理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十二五以來,上海通過存量盤整和適度發展增量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增加老年護理床位。2013年、2017年先后出臺了《關于區縣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護理床位的實施意見》《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二級公立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治療床位逐步轉型為護理床位,各區綜合性醫院每家醫院設置不少于50張的老年護理床位。制訂家庭病床服務規范,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老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務。截至2018年底,全市醫療機構內老年醫療護理床位近3.5萬張,新建家庭病床5.4萬張。大力支持興辦老年護理機構,鼓勵多元化發展護理院(站),目前全市已設立護理院(站)370家,社會資本投資設立護理機構已成主力。
二、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老年護理服務能力逐步提高
上海2010年初啟動“優質護理活動”,積極推進優質護理資源向基層輻射。目前,全市所有二、三級醫院已全覆蓋實現優質護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在積極推進有社區特色的優質護理服務。先后成立上海市護理質控中心以及老年護理管理質控中心,搭建市、區兩級質控網絡,建立全市統一的護理管理制度、質控標準、質量指標體系。借助“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推進高齡或失能老人、慢病病人護理服務在醫院、社區、家庭之間的聯動,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
三、規范護理人員隊伍建設,老年護理隊伍水平不斷提升
積極推進老年護理專業護士隊伍的培養,探索“準入-培訓-考核-使用”四位一體的老年專業護士培養模式,基于需求和問題導向,通過集中授課、情景模擬、病房實訓等方式,培訓了1000余名老年護理專業護士。推進護理員隊伍規范發展,制定《關于加強上海市醫療機構護理員、護工管理的通知》,開展護理員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訓護理員3萬余名。
四、探索老年護理評估支付制度,長期護理保險惠及所有人群
根據老年失能人群照護需求特點,2015年啟動研究制定全市統一的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標準。2016年,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建設意見的通知》,并開始實施上海市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60周歲及以上具有上海市戶籍的老年人,以及長護險參保人員,均可申請評估。2017年起,將標準應用于長護險試點。目前,上海市老年照護需求評估已惠及45萬余老年人。
下一步,上海老年護理工作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老年護理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切實滿足老年人群健康需求。
北京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理事長 奚桓:
尊敬的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北京醫院)向長期關心支持我院事業發展建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北京醫院是一所以老年醫學為重點的直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集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老年醫學研究院為一身,作為國家老年醫學和老年護理“國家隊”,醫院一直高度關注并主動參與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2019年8月16日,由國家老年醫學中心牽頭發起的中國老年護理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單位覆蓋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了國內72家積極投身于老年護理事業的各級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聯盟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凝聚老年護理的核心力量,推動老年護理服務發展,精準對接和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以及《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剛才焦局長已經向大家作了介紹。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將以“兩文”為“發力點”,開展工作,促進老年護理事業發展。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做政府所想。大家都知道,民心所盼就是政府所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并且制定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國家衛生健康委此次發布的這兩個文件,正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體現。作為聯盟,我們將在行動上步調一致,分級、分步、分類貫徹好兩個文件的宣傳貫徹與落實。
2.解行業所困。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問題,不僅關系著每一個老年人,也關系著幾千萬個家庭的幸福。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將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的指導下,做好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幫助醫療機構按照老年護理需求評估標準開展相關工作,從而按需分類地為老年人提供需求評估下的護理服務,特別是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適宜、規范的老年護理服務。
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和規范管理,是從護理服務業的供給側發力,精準對接群眾多樣化、差異化的健康服務需求。聯盟將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的指導下,積極推動醫療護理員培訓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從“做好專業把關、順應地域差異、加強培訓指導”入手,打好三套組合拳。
3.謀發展所求。健康中國是一項國家戰略,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政府正在帶領我們開拓一條中國特色的健康老齡化路徑。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將以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兩個文件的貫徹落實為起點,務實高效地協助政府做好相關工作,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
作為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的牽頭單位,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北京醫院)將凝聚老年護理的核心力量,暢通專家、學術與產業之間的橫向溝通渠道,充分發揮在理論及政策研究、技術咨詢、學術交流、隊伍建設、成果轉化與推廣、國際合作與交流、服務社會等各方面的組合效應和規模效應,為精準對接我國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護理服務需求,為健康老齡化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李長寧:
各位媒體,大家上午好。下面,介紹一下2018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主要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九大提出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素養促進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熬用窠】邓仞B水平”已經成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指標。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委托,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負責全國健康素養監測的技術支持,目前完成了2018年健康素養監測工作。2018年健康素養監測在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336個縣區級監測點開展,監測方法和工具與2017年相同。監測內容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依據,包括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三個方面。監測對象為15~69歲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調查問卷70615份。具體監測結果如下:
一、健康素養總體水平持續提升,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均有較大提升。2018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7.06%,比2017年增長了2.88個百分點,繼續呈現穩步提升態勢,也是開展監測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從城鄉分布來看,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2.44%,農村水平為13.72%,城市略高于農村,但農村的素養水平提升速度高于城市。從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為22.07%,中部地區為13.51%,西部地區為13.23%。其中,東部地區增長了3.3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增長了1.9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增長了3.35個百分點,西部提升速度高于東部和中部。
二、知識、行為、技能三方面素養均有提升,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提升幅度最大。2018年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達到30.52%,比2017年提升4.70個百分點;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為17.04%,較2017年提升2.74個百分點;基本技能素養水平為18.68%,較2017年提升2.30個百分點。
三、六類健康問題素養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健康信息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提升幅度較大。具體情況如下:安全與急救素養50.18%,比2017年提升了5.09個百分點??茖W健康觀素養44.48%,比2017年提升了3.36個百分點。健康信息素養27.18%,比2017年提升4.23個百分點。慢性病防治素養18.96%,比2017年提升了3.25個百分點?;踞t療素養17.38%,比2017年提升了2.04個百分點。傳染病防治素養17.05%,比2017年提升了0.99個百分點。
分析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參與衛生與健康工作,廣大媒體不斷加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2018年,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深入開展健康扶貧工作,落實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要求,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健康素養水平提升。通過監測我們也發現,健康素養水平在城鄉、地區、人群間的分布不均衡依然存在,農村居民、中西部地區居民、老年人群等的健康素養水平相對仍較低。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健康素養促進,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中都把健康素養水平作為重要指標,并提出了具體措施,下一步,結合落實文件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健康責任,針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問題,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謝謝李長寧主任。剛才各位嘉賓介紹了有關情況,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按照慣例,在提問之前,請各位媒體朋友通報所代表的媒體。下面開始提問。
中國衛生雜志記者:
我這個問題提給焦雅輝副局長,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以及《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家都很關注,請問您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這兩個文件會重點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焦雅輝:
謝謝您的提問。剛才前面幾位介紹的內容中,其中一個共同問題就是中國進入到老齡社會,老齡化是我們跟國際上很多國家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分析這些老年人的需求,有健康的老年人,還有一些是罹患疾病的老年人,還有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
作為健康的老年人,他們更大的需求是怎么樣更好的生活。日本等很多國家對健康老年人搞了“銀發經濟”,把他們作為可以拉動消費的很重要的群體。我們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針對罹患疾病,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成為一個專業的問題。對于這樣的老年人,他們最大的需求不是生活需求,也不是看病的需求,因為看病的需求是階段性的。對他們來講最大的需求就是護理的需求,護理的需求會伴隨著他們,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特別是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他們無時無刻不需要護理上的幫助。這種護理的需求又包括生活的照護,也包括專業護理服務的需求。
因此,我們聚焦在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最主要的護理需求。我們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首先,要給他們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我們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老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標準對他們進行評估,根據老人失能程度,有針對性的給他們提供服務。銀保監會的劉主任也提到了,在支付的時候也按照分級和分類提供支付標準。
這次先聚焦最基本的問題,會同相關部門研究了對于護理需求評估的文件。剛才秦凈主任提到了,上海已經率先做了,而且出臺了相關標準,我們一方面借鑒地方相關好的經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關于功能分類的國際標準,我們也參考借鑒了國際上的經驗。這次文件的出臺,有幾個問題需要研究。
首先是評估哪些人,我們重點聚焦4000萬的失能和半失能60歲以上老年人。第二個是誰去評估,因為這個評估畢竟是專業的內容,需要專業的機構和專業的人員來提供。因此,我們把醫療機構,這個醫療機構不僅僅是傳統概念上的醫院,像為老年提供護理服務的,包括醫院、護理院、護理中心、康復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也包括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機構。這些機構以及在這些機構所從事老年護理服務工作的從業人員,他們都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對這些老年人進行評估。
評估的標準,一方面參考借鑒國內地方的做法,另外也借鑒了國際上經驗。評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于老年人能力的評估,能力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狀態和社會參與的能力、感知覺與溝通能力,這個文件已經上網,完全圍繞著老年人達到正常狀態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而展開的評估。我們從不同維度對老年人進行能力的評估,失能和半失能,這個“能”到底是什么能?就是生活能力、精神狀態和社會參與能力、感知覺和溝通能力。
二是針對與我國老年人失能密切相關的11種綜合征,比如大家熟悉的阿爾茲海默,老年癡呆,還有帕金森,這些都是導致老年人失能密切相關的11個老年常見綜合征的常見情況,我們也進行評估。根據這兩個評估結果來確定老年護理需求的等級。老年失能和半失能的等級分了五個等級:零級就是完好的,四級就是最嚴重的,即極重度失能,所以從零到四是逐漸嚴重的一個過渡。
針對等級評估不同標準,我們提出來針對評估結果提供相應護理服務。在這個文件中也明確提出護理服務的項目,針對評估等級需要提供什么樣的護理服務。這些護理服務有機構護理、社區護理、居家護理。機構護理是少數,所謂的社區護理主要還是在居家護理,所以護理的這些項目涵蓋了這幾種老年護理的類型。護理服務的內容包括生活護理類、護理與康復類、心理護理類,我們在評估時不僅關心老年人軀體的疾病,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所以對于心理護理類、中醫護理類都有相應的評估標準,以及針對性地提出護理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不僅給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使用,像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以及設置了家庭病床簽約服務的都可以用這個文件來做這方面的評估工作。
另外,關于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大綱。傳統意義上大家對護理的理解都是由護士在醫院里給患者提供的護理服務。進入老齡社會以后,護理無論它的外延還是內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豐富,我們現在從護理的需求來講,不僅僅是針對患者的護理服務,現在還有很多社會上對于護理的需求。
比如,老年人的、殘疾人的,現在二孩政策出臺以后,對于媽媽們,新媽媽、準媽媽,二孩的媽媽,以及剛出生的嬰兒,對于月嫂或育兒嫂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有一些人員沒有經過規范的培訓,對產婦或者孩子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后果,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報道。針對護理外延和內涵的擴大,護理服務尤其是專業的護理服務還是要由護士來提供,更多照護需求,需要大力發展醫療護理員的隊伍。醫療護理員隊伍不僅僅要滿足照護需求,同時對于擴大就業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我們跟相關部門一起研究之后,制定了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大綱。這個培訓大綱重點是針對三類人員:第一類,醫院里的護工或護理員,一方面是針對這些人要進行規范化的培訓,針對住院的患者,他們能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在這個基礎之上,針對社會上的需求,我們又提出來對老年醫療護理員的培訓,要培訓什么樣的內容。同時針對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護理員,也要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打個比方,針對患者的,是相當于住院醫生的培訓,對于老年、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護理員的培訓,相當于進行了??漆t生的培訓。
在醫療護理員的培訓文件當中,一方面明確了對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內容,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點,這個文件會同了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在擴大就業提供補貼方面,國家是有政策的,同時還有很多的家政公司,以及專門做護理員服務的公司,我們要求這些公司給醫療護理員從業人員提供相應的保障,比如保險。市場監管總局就要對這些公司進行監管,保證醫療護理員從業人員的基本權益。這兩個文件主要的內容是這樣的,這也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建立了國家標準提供給全國使用。謝謝。
中國新聞網記者:
這個問題提給劉主任,銀保監會對于長期護理保險下一步的具體工作思路是什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謝謝。
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 劉宏健:
謝謝您對保險行業的關心和關注。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開始對保險公司經辦的長期護理保險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我們主要是想匯總目前經辦業務的現狀,總結一下經驗,特別是重點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正在研究制定關于保險公司經辦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的規范要求。與此同時,對于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目前正在開展國別研究,分析和借鑒可參考的國外先進經驗。下一步,我們計劃對保險行業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現狀問題開展調研和分析,無論是從政策支持的角度,還是從監管的角度,初步形成推動我國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實施意見。謝謝。
健康報記者:
上一篇:
無